看過魏德聖導演拍的賽德克巴萊後,除了被史詩般的劇情深深感動外,對劇中出現的場景印象非常深刻。自從林口霧社街開放以來一直想去參觀,無奈天空一直不做美,或另有行程,遲遲沒有成行。直到新聞報導林口霧社街即將熄燈拆除的消息傳出,我才下定決心,不論風雨,一定要去朝聖,但無奈ibon的票都早被訂光了,就直接殺到林口接駁站試試運氣,沒想到居然還有票,就來回味一下電影的氣氛吧!
當天為假日,天氣陰雨,但人潮超多,很多景想避都避不掉,索性大景就不拍了,改在場景中尋找我的感動。由於只用小DC,天候也不是很好,拍出來的照片反而有一份淡淡的哀愁,和這悲劇收場的史詩大作有乎應的效果。 (其實是為自己拍不好找藉口 ^^")
01.一進門就看到莫那.魯道的人形立牌,站在櫻花樹前迎接我們
02.場景的考究從小地方就看得出來,圖為其中一支木製電線桿,很有古味
03.房屋的搭建完全比照當下的時空背景,身處其中,馬上就能跌落在電影的氛圍裡。聽說在霧社街上共有三十六間房子,A級為有許多 主要室內戲,必需內外講究,B級為少數室內戲,C級建築主要在建築外觀,也就是虛景,這些建築也千萬不要錯過,因為每一間都長得不一樣,可見劇組的用心之處。
04.第一個場景是武德殿,是日治時期訓練警察及習武場所,由於武德殿裡外均會入鏡,因此武德殿的建造,十分嚴謹與講究。但人實在太多,待回程時再參觀。
05.房子與房子間的步道也不馬虎,其中一個小角落還有開心農場哦!
06.來到第二個場景也是戲份最吃重的場景:霧社分室,是日治時期霧社地區最高的警政單位。
07.內部設計及擺設均十分考究,重現30年代的時空背景。包括兩間執務室、一間接待室、兩間彈藥庫、一間休息和室及一間駐在所。
08.桌上的警帽、書籍、抬燈,到後面牆上的地圖、便條...處處可見魏導及幕後工作人員的用心。
09.不管是檯燈、打字機、書本、文具等,到當時分室主任佐塚愛辦公室裡的煙缸,招待室的留聲機...等都一應具全,絲毫不馬虎。
10.來到事發當天,二郎駐守的彈藥庫。
11.裡面陳列的槍隻正訴說著當時戰況的慘烈
12.場景後方的黑板畫著霧社地圖,讓我想到劇中,巴萬‧那威這山番怎麼那麼會跑,現在在這兒,一轉眼又出現在那裡
13.放置在室內的台灣新民報,時間停留在昭和四年七月十五日
14.霧社分室前的這棵苦楝樹,更是營造出另一種不同的氣氛。
15.木製的電線桿及公佈欄上貼著很用心的做出各種仿舊海報及標語
16.就算是路邊場景帶過的木造房子也不馬虎
17.紅色好醒目的郵筒 (郵便局內是蓋紀念章及賣紀念幣的地方,人太多就不進去了~)
18.一群擬真房舍但不能進入參觀,因為它們只是電影道具的空殼呀!
19.櫻旅館為整條霧社街唯一兩層樓建築,也是最華麗的建築,室內不開放參觀。拍片時也是演員休息處。
20.診療所,為日本人的小型醫院,顯微鏡、綿花球、聽診器一樣不缺
21.當時日治時期的醫療器具都真實呈現在眼前。
22.當時的木製信箱,好可愛哦!
23.整條街上有一處為未完成建築,此為刻意保留下來的建物,在電影中,被日本統治時賽德克人男丁都被徵調做苦力,搬運檜木,在戲中也是重要的衝突導火線之一。
24.修鞋鋪,其實是修木箕啦!
25.金墩商店,霧社街上唯一雜貨店,由漢人巫金墩開設。
26.當時老闆因為精通日語、賽德克語,店內什麼都有賣,生意很好。
27.煙、酒在原住民的生活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
28.在商店內應有盡有,包括餅乾、糖果、花生、芋頭、雞蛋、菸草、酒等
29.還有一些生活用具
30.櫥櫃裡的那些葯品及痠痛貼布真的有30年代的味
31.金墩商店旁就是櫻花台
32.櫻花台也是人造山丘,山丘上的櫻花也是假的,為片中多次出現的重要場景,這邊也有一個莫那魯道的人形立牌跟你一起拍照。
33.櫻花台旁有許多販賣紀念品的小商店,也可以在這邊租和服或賽德克族的傳統服飾,再來貼個刺青,就完全融入劇情啦! 來場賽德克的Cosplay吧!
34.從櫻花台往回看,就是整個霧社街的街景,人真是超多呀!
35.從金墩商店旁的小路往上走,就會到了另一區的場景
36.花崗兩,一郎的住家
28.週旋在族人與日人之間的糾葛,而留下來的遺書,又是一個民族悲劇。
29.場景來到[公學校],升旗臺旁就是是莫那‧魯道的人型雕像
30.運動會當天流程表,,進行到升旗開始唱歌時,接下來就是血流成河的「大出草」了。
31.教室的走廊上貼著許多標語,還有掛上白色紙鶴,希望能化解這一切的仇恨…
32.公學校的設計也是非常地真實,天花板上掛著日本國旗,教室內的課桌椅都是重新打造。黑板還寫著爸爸、媽媽、哥哥、姊姊的日文
33.在公學校旁的這兩間不起眼的小木屋,則是飾演高山初子的徐若瑄,在屠殺過程躲避的地方。
34.莫那‧魯道就在這裡守護了祖靈的尊嚴,卻付出了慘烈的代價。
35.這裡是台灣電影工業的夢想之地,一個具備生命與溫度的電影場景
36.霧社街的價值不只是耗資八千萬的一條街,而是忠實傳達了一支信仰[彩虹]的民族和一支信仰[太陽]的民族各自為了他們的信仰而戰的歷史,值得我們用心去感受、去深思...
魏德聖說過:「只要入鏡,就要做到一百分!」
角落裡的和風質感,需漫步深掘,要細心品味,才能體會導演和美術團隊的用心和堅持。
台灣就需要有這種人,電影才能發光發熱!
留言列表